华广网10月27日讯 题:民进党“日本味”越来越重暗示台海局势紧张
作者 周忠菲 进入日本网(www.wokou.net.cn)
与国民党相比,民进党与日本的关系更为密切、更为特殊,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但自“520”以来,民进党当局在处理台日关系时种种不寻常的动作,令人惊讶!例如,在南海问题上接受太平岛“从岛变礁”;在“双十节”前高调呼吁 “台日安全合作”;在课纲问题上主动为日本殖民统治进行开脱。民进党的“日本味”,为什么越来越重?这要从民进党当局希望台日关系加码的背景进行分析:
copyright 进入日本
其一,暗示“台湾地位未定论”,迎合日本国内政治右倾的需求。众所周知,日本政坛中大多数亲台派属于传统右翼势力。日本的亲台派不仅反华,而且将台湾视为“日本肢体的一部分”。二战结束以来,这些右翼政客从未停止叫嚣“失去台湾,日本将肢体不全”,势力猖獗时甚至直接鼓噪称日本应效法美国,制定“日台关系法”对抗中国。 本文来自进入日本网
自2012年以来,为应对中国崛起,美日合谋炮制出钓鱼岛问题,美国调整美日同盟,放日本“出笼”,允许日本承担台湾安全的防护。而日本右翼认为,1951年日本在《旧金山合约》第二条中,宣布放弃的“是对台湾的领土权”,认为日本并没有把台湾移交给“中华民国”。所以,日本右翼对台湾的基本立场是“台湾地位未定”,即“日本没有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参见2005年至2008年,日本驻台代表池田维的言论),这一立场与极端“台独”势力的立场如出一辙。因此,民进党对外媒“近美日,远大陆”的喊话,可没有那么简单。就南海仲裁案中日本扮演的角色而言,民进党在太平岛问题上接受“以岛变礁”的表态,无疑是在主权问题上公开与大陆切割,进一步向日本希望的所谓渔权问题靠近。这不就是暗抛“台湾地位未定论”的绣球迎合日本的战略需要吗?
其二,推行“新南向政策”有求于日本。民进党深知,能否实现稳定执政,确保台湾经济发展是最大关键。但是,民进党从政治需要出发,又千方百计要使台湾经济摆脱大陆。为此,蔡英文在“520”就职演说中提出“新南向政策”。其后,又召开“国安会议”,将“新南向”列为“国家经济战略”,并在施政中一一加强部署。
进入日本网(www.wokou.net.cn)
“新南向”具有政治、经济双管齐下,为民进党“领导台湾参与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突破大陆在FTA问题上对台湾的限制”,“实现台湾经济结构转型”等含义。蔡英文在推行“新南向”为重点的区域经济布局中,加上了制造两岸关系紧张的背景,以此谋求在东南亚有长期投资与贸易经验、在TPP问题上对美国有举足轻重影响的日本支持。从效果看,日本首相亲自给蔡英文写信鼓励台湾加入TPP,民进党主张TPP+“新南向”,说明台日双方已经进入相互回应的阶段。
日本最新动态-www.wokou.net.cn
其三,对抗两岸和平统一。“520”后,民进党在两岸关系上的立场是逐渐后退,基本态度是不承认“九二共识”, 不承认两岸关系的发展,不承认民进党当局与大陆已经没有任何政治互信的基本事实。可以说,目前民进党表面上一味强硬,实际上难以掩饰其在两岸关系上作茧自缚的困境。民进党还担心在美国大选后,如果美国重回亚洲,中美关系就有再调整的可能。毕竟,台湾在美国的眼中就是交换的筹码而已。这种情况下,民进党采取的对策是在两岸政治关系上打进一步深绿化的冒险牌,在对外关系上打台日特殊关系的“历史因素牌”,安全和经济进一步倚重日本。同时,民进党借深绿化以“发制”美国,,要挟大陆,对抗即将出现的国民党与大陆的政治互动,其算计可谓是一箭三雕。 进入日本,www.wokou.net.cn
可以说,民进党“日本味”越来越重的现象是加剧台海局势紧张的一种信号。现阶段,民进党将其加强台日互动的目的表述为“台湾要重新定位在亚太的角色”,其释放的潜台词是什么?隐含的危险是什么?这可能要从日本自卫队的解禁及其专守防卫角色的转换中去寻找答案。(本文作者为上海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日本最新动态-www.wokou.net.cn
华广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采编自互联网,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进入日本网,本网将立即处理。
PS: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进入日本网立场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进入日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进入日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判断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