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确诊人数持续走高,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确诊数上升的速度,总让人担心会失控。
在疫情相关的分析上,人们总是要拿数据来参考。判断防疫效果好与不好,也会参考迄今为止公布的数据。
日本的数据总给人一种很迷茫的感觉,这种持续的疑惑是因为在表面看起来稳定的数据背后,又总有一些不合常理的隐患存在,比如“感染路径不明”。
大阪府在3月28日的时候,又确诊了20代到70代男女15人。
这其中,9人要么是与感染者亲密接触过,要么是有海外渡航史。
剩下还有6人感染路径不明。
大阪府截至3月28日累计确诊191人,其中有78人感染路径不明,占全部的4成。
比起已经明确了感染路径的感染者来说,大阪府也表示对于感染路径不明的新增患者更应该保持警戒感。
相同的事情,在东京也在上演。同样是3月28日,东京都确诊的63人中,有23人感染路径不明。
日媒一句简单的感染路径不明,似乎并没有被很重视。但是,人们也渐渐发现了,可能有已经感染却没有出现症状的年轻人,成为病毒的载体在都内扩散。
这次疫情,最不重视的群体就是日本的年轻人,在即使要求尽量不要外出的情况下,依然出去各种花式浪,依然聚集在封闭的酒吧或者其它娱乐场所。
根据已有的经验,无症状感染者是最危险的,因为他可能已经把周边感染了一圈,自己依然没有事,依然觉得自己是健康的,会继续出去浪。
也因为这些人没有症状的感染者,让已感染的人很难追踪到感染路径。东京都3月25日至29日,累计确诊259人,其中有104人感染路径不明,几乎快一半。
之前在中国,确诊的感染者,首先要确认的就是感染路径和亲密接触者。追踪到源头感染者,才能继续定位其他的亲密接触者,追踪感染路径本身就是防止感染扩大化。
当然,追踪感染路径不一定每个国家都可以做,做不了可能有各方面的原因。如果已有感染者的感染路径不明的话,保险起见就是加大检测量,数量上来排查。
结果,这一切到日本又变得不一样了。检测量虽然有一定的增多,但对比其他国家的检测量还是少得可怜。可做PCR检测的标准也没有太大的变化,有症状的尚且不一定能做检测,无症状就更达不到检测标准了。
而且,在经历了连续三天1000多的检测量之后,3月29日、30日这两天的检测量又陡然下降,3月29日PCR检测数296人,3月30日PCR检测数206人。
一面是没有增加的检测量,一面是过半的感染路径不明患者。每一个感染路径不明的患者至少都代表有一个感染源还不知道在哪,感染源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是病毒携带者,还可能自由自在的走在街上。
这几天,美国的数据几乎是暴增,尤其是纽约。对比一下纽约和东京,东京面积比纽约市小,而人口却比纽约还多出100多万。
纽约从3月16日开始,确诊人数暴增,到3月30日已达到33474人。而东京的确诊人数依然压在一个平缓的线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抛开一切外界因素,东京能保持这样的状态,怕是有结界吧,真希望这结界能护其周全至疫情结束。
在经过了几天自肃后,东京都确诊数据呈下降趋势,虽然觉得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因为检测量也下来了。但看日本政府的态度,只要这个数据能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的话,日本是不会宣布封城的,最多是继续自肃。
当然,自肃并不是完全没有效果的,整体来说,因为商场、电影院等娱乐场所主动响应自肃的号召,周末都临时休业了,所以,去街上的人对比往常还是少了不少。只能说,但愿这一切真的有效果,真的能控制住,毕竟,谁也不希望疫情爆发。
热门文章
3月31日汇率:0.065347

文章采编自互联网,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进入日本网,本网将立即处理。
PS: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进入日本网立场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进入日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进入日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判断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