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都评论记者 陈建利
copyright 进入日本
近日,随着IS占领的最后一个城镇据点拉沃镇被攻陷,伊朗和伊拉克领导人同时宣布IS力量已经被“剿灭”了。现在回头看,IS为何会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崛起并“建国”?为何其存在三年多才被击溃?IS的崛起和覆灭对中东地区产生了何种深远的影响?未来其会像基地组织一样散而不灭吗?叙利亚的战后重建前景如何?会不会陷入内战中?而以沙特和伊朗为领头羊的两股力量在此地区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未来的博弈前景如何?就这些问题,南方都市报评论记者(以下简称“南都”)专访了中国社科院西亚与非洲研究所的魏亮博士。 日本最新动态-www.wokou.net.cn
IS崛起并存在三年多的原因 进入日本网(www.wokou.net.cn)
南都: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和伊朗总统鲁哈尼在21日同日表示,随着伊拉克收复被IS占领的最后一个据点拉沃镇,IS力量已经被“剿灭”了。这次能否说IS真的被“剿灭”了?
内容来自进入日本
魏亮:现在只能说以领土形式存在的IS被击败了,但不能说被“剿灭”。这里有三个原因。一是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境内IS原控制区内有许多成员就地潜伏或者成功外逃,外逃人员既包括外籍战士,也包括本地成员;二是IS在全球很多地区有“行省”和宣誓效忠的组织,这些“行省”分布在从东南亚到北非甚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发动各种恐袭甚至建立据点、占领城镇,威胁社会稳定和民众生命安全;三是IS的组织结构、意识形态和资金并未被击垮。随着IS力量的发展扩张和全球反恐战争的深入,IS的组织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其组织核心逃过毁灭性打击成功生存和潜伏下来。IS的意识形态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而它掌控的资金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从伊拉克和叙利亚化整为零地向外转移。 进入日本,www.wokou.net.cn
南都:从2014年6月28日宣布“建国”至今,IS已经存在三年多了。现在回过头来看,IS当初为何能够崛起并“建国”?
copyright 进入日本
魏亮:IS的产生并非“无源之水”或“无本之木”,它是有历史传承的。它的前身是基地组织的伊拉克分支,当时是由扎卡维领导,宣誓效忠本·拉登。IS在历史上也有很多不同的名称,比如“ISIS”(“伊拉克大叙利亚伊斯兰国”和“伊拉克沙姆伊斯兰国”)、“ISIL”(“伊拉克黎凡特伊斯兰国”),这些都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名称。IS的崛起主要有三个因素:
一是伊拉克战争的恶果。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历史上在伊拉克主政的逊尼派被边缘化了,什叶派和北部的库尔德人开始崛起。伊拉克国内的政治力量失衡、利益受损和2006年后的教派冲突引发逊尼派区域的极端化倾向日显。另一方面,推翻萨达姆政权后,美国主导的“临管会”解散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导致其中很多中高层军官被迫选择加入IS,为IS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强大和富有战斗与管理经验的军事人才。
二是2011年中东北非变局后中东地区持续进一步瓦解,而美国和欧洲又实施了错误的干预政策。中东的强人政治崩塌,像埃及的穆巴拉克、突尼斯的本·阿里、也门的萨利赫等相继下台。不仅是这些发生政权更迭的国家陷入动荡和社会失序,政治危机甚至蔓延到海湾君主制国家中。而美国和欧洲对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和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强势干预,又为IS在这两个国家落地生根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三是美国奥巴马政府时期实行的“战略转移”。美国开始将其全球战略重点转向亚太地区,意图控制亚太,遏制中国。IS的崛起可以说是美国“战略东移”的一个负面效应。2011年5月,本·拉登被击毙,年底美国实现伊拉克撤军,标志着美国在全球反恐战争的投入开始减少,反恐战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和次序下降,这也为IS在伊拉克的崛起提供了契机。 日本最新动态-www.wokou.net.cn
南都:IS的存在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进入日本网(www.wokou.net.cn)
魏亮: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可以作为分期的依据。一是2014年的6月28日,IS的领袖巴格达迪在摩苏尔宣布“建国”,是其崛起的标志。二是2015年的1月29日,IS宣布其第一个中东区外行省(呼罗珊行省)成立,标志着其力量已经跃出中东范围,向区外发展。三是从2017年下半年摩苏尔和拉卡的相继收复,标志着IS力量的整体性衰弱。
南都:为何会如此困难,经历三年多才击败IS的武装力量?
copyright 进入日本
魏亮:打击IS的战事进展迟缓原因众多,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中东地区在二战后长期面临着经济通胀、贫富两极分化、高失业率、腐败严重等问题,经济和社会发展停滞是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而2011年中东北非变局实际上是这些国家内部矛盾累积的一个总爆发,民众对政府和改革、未来生活前景的失望,对当下生活困苦的不满,为IS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空间。二是中东地区旧的政治格局瓦解,原有的战略平衡被打破,区内各国和区外力量的斗争和争夺不断加剧。这里夹杂着教派冲突、民族矛盾和地缘政治力量角逐。在反恐打击IS问题上,区内和区外大国三心二意,各有各的“算盘”,很难形成有效合力。以叙利亚为例,2015年俄罗斯强势介入叙利亚,维护巴沙尔政权的生存;美国和沙特逐渐放弃推翻巴沙尔政权的政策目标,并默许俄罗斯的调解;土耳其也转变对巴沙尔政府的立场,将防止叙北部库尔德人力量的增长以刺激国内库尔德人运动和遏制叙境内IS力量成长视为政策重点。有了这些基础,叙利亚境内打击IS的行动才逐渐顺利展开。
本文来自进入日本网
IS不会就此烟消云散
进入日本,www.wokou.net.cn
南都:IS的崛起与覆灭给整个中东地区带来了何种影响? 进入日本网(www.wokou.net.cn)
魏亮:一是对伊拉克和叙利亚来说,两国国内政治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现在推动国内政治和解,启动经济和社会重建超过反恐成为主要议题和首要矛盾;二是中东区内的反恐战争并没有因成功收复失地而结束,反恐将是一场长期战争;三是伴随着IS力量——— 这个共同敌人的溃败,原来区内各方合作的基础被消解和弱化,中东各大国和区外大国之间以自身利益和安全为目标,,博弈将会更加公开化,更加激烈。比如美国和俄罗斯的博弈,沙特和伊朗的博弈,以色列对黎巴嫩真主党力量壮大的恐惧和对自身安全的担忧,都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地区动荡的主要因素;四是IS力量向外扩散、扩张的态势明显,全球反恐战争的深度、广度和难度实际都在增加。
内容来自进入日本
南都:据美国国防部统计,被打散的IS力量已经有数千人回流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IS的武装力量和政治实体虽然不存在了,但有种担心是其会不会像原来阿富汗的“基地组织”一样,并不会烟消云散。
魏亮:IS力量的战略转移实际上从2016年就已经开始了。事实上,IS一直在随着外部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战略,既不僵化也不保守,始终以存续为基本目标,疏散和隐藏成员,避免组织被歼灭。例如在摩苏尔攻城战开始之前,IS的领导层、家属以及大量资金都被转移出去。拉卡攻城战的情况也与其类似。 本文来自进入日本网
现在外籍IS成员的回流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前往中东的外籍“圣战分子”来源地广泛,包括南亚、东南亚、中亚、欧洲、美国等很多国家和地区。这些极端分子的回流对母国的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为监控这些回流分子,各国投入大量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任务重,压力大。像德国是采取24小时监控,监控一名“嫌疑分子”需要配置至少三名警力。另外,从这两年在欧美发生的恐袭我们可以看出,袭击显现出低成本和低技术含量的特点,但后果却是高平民伤亡和恶劣的社会影响。散布全球的IS组织成员和效忠者斗争策略的变化使得恐袭具有隐蔽性强、监控难度大的特点。因此,IS带来的威胁并不会随它丢失“领土”而烟消云散,相反会成为一种长期存在和威胁。 本文来自进入日本网
南都:22日,伊朗、俄罗斯和土耳其三国领导人召开了推进叙利亚和平进程的峰会,怎么看叙利亚战后重建格局?接下来会不会陷入内战?
进入日本网(www.wokou.net.cn)
魏亮:对叙利亚未来是否会陷入内战,我的看法是“相对谨慎乐观”。当下俄、伊、土、叙四国间已形成较为通畅和有效的磋商机制。尽管这四国间在双边问题和地区问题上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分歧,但整体来看能够达成一定共识,并占据优势地位。相反,美国和沙特在叙利亚则处于弱势地位,它们不仅已经放弃颠覆巴沙尔政权的构想和政策目标,而且之前想通过支持叙国内反对派的代理人战争主导叙局势的努力也已基本失败。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美沙两国都缺少改变和扭转叙利亚当下局势的能力和意愿。
另外,我们应该看到在美国、沙特等对伊朗的遏制行动中,叙利亚始终处于前线位置。无论遏制战略如何展开和实施,都会对叙利亚未来局势产生影响。总体来看,叙利亚的未来依旧存在很大变数,一切都是“现在进行时”,局势并未明朗。
进入日本网(www.wokou.net.cn)
中东未来会多强并立
内容来自进入日本
文章采编自互联网,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进入日本网,本网将立即处理。
PS: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进入日本网立场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进入日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进入日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判断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