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进入日本
进入日本网(www.wokou.net.cn)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余鹏飞】日本岐阜市保健所21日宣布,该市食品商“稻叶花生”销售的中国产花生制品被检测出黄曲霉超标,正在从全国各地的27个都府县回收大约5.2万袋花生制品。“稻叶花生”在给环球网记者的回复中称,出现问题的花生从原料生产到加工都在中国山东省内完成,进口的花生在经过两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CIQ)的检测时都没有问题。 日本最新动态-www.wokou.net.cn
日本《每日新闻》报道说,日本食品销售商“稻叶花生”于今年4月中旬从中国进口大约14吨已经加工好的花生制品。这些花生都已在中国境内加热包装入袋,共计52260袋,随后向东海三县及东京、大阪、福冈等27个都府县销售。 本文来自进入日本网
今年7月,三重县在对津市的超市内商品抽查时发现“稻叶花生”的部分花生制品出现问题。 日本最新动态-www.wokou.net.cn
日本国内食品卫生法对花生黄曲霉的含量标准为10ug/kg,而部分抽查样品为12ug/kg。岐阜市保健所表示,除非长期食用,否则不会对健康产生任何影响。而且目前没有接到任何顾客身体不适的报告。
“稻叶花生”在给环球网记者的回复中称,出现黄曲霉超标的花生制品从原料生产到加工都在中国山东省内完成,,出口到日本的时候已经经过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CIQ)的检测,进口到日本后日方也有再次检测的义务。所有的检测报告都显示合格。黄曲霉应该是花生自身携带产生。
一位从事食品检疫检测的专家告诉记者,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菌丝生长时产生毒素,而花生是最容易感染黄曲霉毒素的食品之一。黄曲霉毒素无臭、无味、无色,而且它还能耐受住一般温度(裂解温度高达280℃),因而普通的烹调、加工方法均不能彻底破坏其毒性。可以说,黄曲霉毒素一旦出现,几乎很难消除。
该专家称,此外,储藏和运输不当是产生黄曲霉毒素的主要原因,原料仓储时间过长、潮湿、漏雨、不注意通风干燥等都可助长黄曲霉毒素的生成。
相关新闻
责编:张骜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Huanqiu.com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获取授权 日本最新动态-www.wokou.net.cn
文章采编自互联网,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进入日本网,本网将立即处理。
PS: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进入日本网立场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进入日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进入日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判断相关内容。